十月校园活动回顾:花开果熟,成长正好
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愈发重要。学校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引导学生更多亲近自然,通过动手实践、接触植物等探索实践,学生得以亲近自然,培养自己的生态素养。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环保意识,更搭建了践行绿色生活的平台,激发年轻一代守护地球的责任与担当。
园艺小天地
在园艺小天地活动中,学生可以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,学习植物养护知识,建立与自然的深度联结。通过种植实践与趣味实验,学生将亲历种子蜕变为鲜花或蔬菜的魔法过程。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,他们不仅能收获成长的喜悦与成就感,更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, 开启美妙的自然探索之旅!
园艺(蔬果)
在园艺(蔬果)校园活动中,学生将全程参与从整土、播种到浇灌、施肥、管理,直至开花、采摘的完整种植过程。通过观察植物的色彩、嗅闻花果的芬芳、触摸土壤与枝叶的质感、聆听浇灌时的水声等丰富的感官体验,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,调节情绪,丰富校园生活。
花艺
花艺为学生开启了一扇艺术之门,让每个独特的审美个体都能通过花艺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。学生不仅能系统学习花艺工具的使用和花材的养护知识,还能掌握色彩搭配与造型设计的艺术法则,了解花艺背后的文化。根据不同花材的特质,将其包装成各样的形式,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花艺创作中感受美、发现美、创造美。
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的色彩规律:一朵花本身即存在丰富的色彩层次(明度、饱和度、亮度)。以绣球花为例,小学阶段花艺课向学生介绍了“色彩语言”,将大自然原本的色彩信息提取出来,经过组合,最终成为花艺作品的色彩灵感来源。
中学生不仅制作了可爱的花束,更实践了创新的花艺理念:打破传统圆形/扇形思维,将康乃馨等花材转化为"立体雕塑单元",组合成小狗造型的创意作品。通过"高低错落""前后遮挡"的固定技巧,学生将二维构思转化为稳定的三维立体作品。课堂还强调质感运用,学生可以感受康乃馨花瓣的细腻、叶材的坚韧脉络与装饰物的硬朗光滑,通过质感对比,提升作品的层次感和生动性。
相关资讯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