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毕业生|从“开口困难户”到全美顶尖大学录取,她有什么王牌?
前言
三年前刚入学的Rebecca,曾是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“开口困难户”。在惠灵顿杭州校区浸润式的英语环境中,Rebecca不断提升英语实力,实现了语言突破——雅思总分提升到7.5分,听力和阅读部分接近满分。
如今十二年级的Rebecca已成为了师生们眼中的「模范学子」。她不仅在自己热爱的生物领域深耕细作,收获了瞩目的成就,更在社群中大放异彩,成为了学生会主席,主导了TEDx Youth的举办,完美诠释了学生领袖的理想形象。
在2025申请季,Rebecca以其卓越的学术表现,一举斩获22封录取通知书——其中4份来自英国,2份来自澳大利亚,而多达16份则来自美国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她累计获得了高达28.4万美元的奖学金,主要申请的专业领域涵盖生物、生物医学及全球健康。
在美国方向,Rebecca既定的目标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(UCSD),但意外被排名更高、录取难度更大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录取;英国方向,Rebecca收获了伦敦大学学院(UCL)和伦敦国王学院(KCL)的录取。
今天,我们将与您分享Rebecca用热爱成功斩获心仪院校offer的故事,以及三年以来,她在惠灵顿杭州校区的成长心路——一段从青涩到成熟、从迷茫到坚定的精彩蜕变之旅。

初次了解Rebecca,「卷」是第一直觉。每一年都荣获惠灵顿杭州校区“年度学生”,不仅在学业上成绩斐然,课外活动还如此精彩。
直到采访Rebecca的时候,在这一个小时多的时间里,当拨开这些荣誉,迷雾散开,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女一步一步走来的坚实脚印。
在惠灵顿的三年,Rebecca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成长契机,只要多加思考,每件小事都有它的含义。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天赋型选手”,但我们认为,真正的学霸是学而不自知的——于Rebecca而言,把学到的理论真正运用起来才是读书的意义。就是这种单纯的热爱学习,理解学习的目的,使得她拥有超越大部分同龄人的丰厚人文素养,也使得伦敦大学学院、伦敦国王学院、加州大学洛杉矶/圣地亚哥分校,这些众多学生的梦校,向她,一个自认“成绩普通”的人伸出了橄榄枝。
在回忆经历的时候,Rebecca常常将诸多收获归因于自己的幸运,那些在外人看来闪光的、令人歆羡的一切,在她的讲述中,都覆盖了一层平缓的温柔。
#01
我有什么王牌?
这是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。
在许多人看来,生物医学并非留学生群体中的热门专业,这也引发了我们对Rebecca选择这一领域的极大好奇: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决定选择这一专业?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?
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,一切源于她内心深处的热爱与追求。

刚来到惠灵顿杭州校区时的Rebecca
“初中时的一次生物实验课让我记忆犹新:我们解剖了猪心脏。近距离观察心肌纹理时,我惊叹于生命构造的精妙——它像一台精密机器,纤维紧密有序地排列。那一刻,我对生命奥秘产生了强烈好奇。”
正是这次震撼人心的体验,让Rebecca首次深刻感受到了生物学的魅力,也在她心中悄然埋下了一颗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。
“而真正推动我坚定走向生物领域的动力,则源于我的课外经历:我的外婆曾长期受睡眠障碍的困扰,健康状况恶化。为此,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,从睡眠障碍到神经系统,并帮助她制定了规律作息、调整饮食和运动的方案。”

受到外婆的启发,Rebecca参与了一项课外研究项目。通过对睡眠障碍和神经系统的研究,她发现失眠人群普遍存在更高程度的疲劳感和更低的注意力集中度。基于此,她进一步钻研神经元活动和神经系统疾病,发现下丘脑神经肽神经元的功能障碍,以及其他神经元功能异常和神经递质失衡,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并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
通过建立规律作息,提供饮食和运动建议,外婆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,健康状况、外貌和情绪都发生了积极变化。更让Rebecca感到振奋的是,这项研究不仅成功解决了实际问题,还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生物知识宝库的“大门”——发作性睡病的存在令她震惊,激发了她深入研究的好奇心。为此,她在ICBioMed期刊发表了《发作性睡病的症状、病因及现有治疗手段研究》论文,以期帮助更多受困者。

Rebecca的生物学笔记
这段从探索生命科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,展现了生物学的变革力量,也坚定了Rebecca的学术热情。怀着这份热忱,她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夏校拓展神经科学认知。在了解大脑半球协作形成记忆的机制后,她创新提出“韵律记忆法”——通过诗歌韵律传递听觉、视觉和模式刺激,增强大脑协同加工与存储机制,该提案荣获“最具创意的记忆方法”奖项。
在哥大夏校,Rebecca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宽了视野;而帝国理工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夏校,则让她对遗传学萌生了兴趣——在一次识别转基因果蝇的实验中,Rebecca开始思考其基因条件与人类复杂遗传的关联,这让她想起首次解剖猪心脏时对生命力量的震撼。
随着研究深入,Rebecca探索未知的过程如同解谜通关,充满刺激与挑战,她深深热爱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体验。

而在惠灵顿杭州校区,早在Pre-A阶段,学校便为Rebecca量身定制了包含生物课程在内的个性化课表。校园内一流的教学设施与先进的实验室,为她孕育生物学梦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。在校期间,Rebecca积极参与了众多相关领域的赛事,并屡获佳绩,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、剑桥化学挑战赛等赛事。
Rebecca特别提到了老师们给予的无私支持:“他们不仅推荐了课外书籍,让我接触到前沿知识,还系统地梳理教材内容,帮助我构建扎实的知识框架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他们始终以耐心细致的态度为我们辅导,确保我们的学习成果得以巩固。”
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SA课程中的‘学习实验室’项目。我负责带领低年级学生完成实验——从过去听老师讲解到亲自教授同伴科学实验,这对我是巨大挑战。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知识总结能力,更锻炼了沟通技巧。”
在校内外投身于生物学相关的大量活动,接触了专业的学术环境之后,被问及未来希望在这个领域上有何建树的时候,Rebecca却并没有任何高屋建瓴的论调,她说:“我其实很坦然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。”
此刻,没有豪言壮语,不谈论远大理想的十八岁,Rebecca纯粹地爱着生物学,聪慧而坦然。

#02
理科缜密的逻辑性,
自由发散的艺术性。
在生物学之外,音乐也是Rebecca生命里同样重要的元素。
七岁那年,Rebecca在商场邂逅了一把做工精致的小提琴,从此开启了她的音乐之旅。凭借着热爱与勤练,十岁时她受邀参加2019浙江电视台儿童春节联欢晚会演出。来到惠灵顿杭州校区之前,校园内缺失的音乐氛围让她感到失落,于是她主动在校内组建了一支乐队,将这支“民间乐队”打造成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艺术团体之一。

升入高中后,Rebecca有幸加入惠灵顿杭州校区交响乐团并师从杰出指挥家Mon(文章链接:被BBC提名的音乐教研组长)。在他的指导下,Rebecca开始领悟每个音符背后的情感深度和艺术内涵。这段经历不仅加深了她对作品的理解,更提升了演奏技巧,使她最终获选为乐团首席小提琴手,并由此获得了参与校外演出的机会。
在筹备校内外音乐会期间,Rebecca时常需要在学业与每日数小时的排练间寻找平衡。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让双臂酸胀、指尖发麻,但每当倦意袭来,内心对音乐的热忱就会驱散疲惫——小提琴不仅成为了Rebecca最闪亮的特长,更是她相伴成长的挚友。它引领Rebecca领略音乐之美,教会她坚持与专注,使她在追逐目标时能执着于心中热爱,在面对压力与挑战时不易轻言放弃。

众所周知,美本申请中,生物医学可能是难度最大的几个专业,尽管有诸多竞赛或是活动傍身,依旧可能在这些申请大军中“覆灭”。想脱颖而出,需要在众多生物医学申请者中,找到自己的特色。
而Rebecca的特色,正是10多年以来陪伴了她最长时间的小提琴。
这曾是她的一项课余爱好,却在不断练习中成为她自信的来源,甚至让她有机会成为“音乐特长生”。虽然为了不给自己设限,她放弃了这个选项,但这项很多人会放在申请最后的“普通”爱好,却塑造了关于她的多个面向,也帮助她突破了美本申请的一亩三分地。
“在即将开启的人生新篇章中,我坚信这把小提琴将继续陪伴我谱写更多动人的旋律。”
#03
TEDx Youth:
培养领导力的闪耀舞台。

用“生物学家”的头脑思考,用“艺术家”的心去感受。
了解自己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,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Rebecca却拥有同龄人鲜有的,对自己认知的清晰与坚定,所以她作出的选择都一以贯之有着同样的底色——自由。
从小,Rebecca的父母就对她的每一个选择给予充分的自由和全力的支持,她也在开放性的高中阶段自由探索了许多资源,创造了许多机会。
2022年,Rebecca担任了惠灵顿杭州校区首届TEDx Youth活动的联合组织者。这场活动线上线下共吸引了6000多名观众,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。受此积极影响的启发,Rebecca决定主导第二届TEDx活动的筹办。

她根据活动需求搭建了组织架构,并招募了10人团队。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,Rebecca详细梳理了活动流程,预判潜在问题,并为每位成员明确了职责分工。除了团队管理,她还负责对外联络:积极争取本地互联网企业的赞助;与校市场部紧密配合,落实场地布置并准备KT板、入场券等物料;同时协调学校餐厅准备茶歇。
然而,筹备中途发生了意外:TEDx官方通知Rebecca,由于前一年的主办方未上传完整活动视频,导致活动资质被暂扣。面对这一突发状况,Rebecca稳定了团队情绪,指导他们继续推进工作,同时着手处理此事。尽管课业繁重,她仍与校市场部通力合作,精心剪辑宣传视频并上传至TEDx平台,最终成功获得了活动资质。

历经近7个月的筹备,Rebecca成功主导举办了惠灵顿杭州校区第二届TEDx Youth活动,主题为“重新定义的力量”。活动当天,6位师生演讲者展现了独特的思维与洞察力,探索“定义”的无限可能,给线下和线上的观众们同时带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思想盛宴。
当TED标志性的暖黄色灯光渐暗、掌声在场馆中回响时,活动圆满落下帷幕。活动之余,Rebecca还系统整理了活动流程与经验文档,这成为了学弟学妹们后续举办TEDx Youth活动时可供借鉴的珍贵资料。
TEDx Youth的经历不仅提升了Rebecca的组织和沟通能力,更教会了她在面对挑战时如何保持冷静、主动化解问题,加深了她对细节把控与团队协作重要性的理解。

平和,勇敢而有力量,这样的自我审视,让Rebecca能够从内向外看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。她从来都没有功利性地说,我要在我的文书与经历上布满这些印记,而是抱着多元的态度去尝试和探索事物,直到找到自己想做的,并为之坚持。
#04
钟情生物学的少女,
也关心世界的痛点。
在校园活动之外,Rebecca还以其无私的社群服务精神获得广泛赞誉。在疫情时期,许多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陷入了困境。Rebecca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,并率先从自己的外公入手,耐心地教会他使用移动支付、视频通话、健康码等各类手机功能。

教社区里的老人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
“在发现社区里还有许多同样面临困境的老人后,我主动联系居委会,在他们的支持下开办了公益手机课堂。后来,我和一位同学组队将服务范围拓展至杭州拱墅区多个社区,甚至每周三请假去帮助老人。”
活动进展顺利,广受好评。然而,许多老年人记忆力不佳,即使反复教学仍对操作存疑。这促使Rebecca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他们。为此,她在每次上课前增设了复习环节,并用奖学金自费制作了详细的操作手册,分发给课堂学员。同时,她还请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报架等老人常去的地方摆放备用手册,方便老人们随时查阅。

自制的智能手机操作手册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“学员们”对更多有趣的高级功能产生了兴趣。Rebecca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切实提升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,便欣然开始制作教学视频,通过微信公众号“Rebecca微观”将服务延伸至课堂之外。自2022年至今,该账号已发布56期视频教程,累计播放量过万。

Rebecca制作的部分视频教程
“这项事业已持续三年,我见证了无数老人因掌握智能技术而拥抱更幸福的生活。我的努力也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,为提升社区服务效能贡献了力量。这段经历让我倍感自豪与充实。”
#05
天赋是先天馈赠,
而努力是后天可控的变量。
听Rebecca讲述曾经参加的活动,好多事情在她的定义里都是有快乐的、正向的、有意思的。她并不打算罗列一二三四的理由,细数它们对她来说到底有哪些好处,而是相信直觉给她带来的指引,无畏所向。在文书中,Rebecca成功展现了自身对生命科学的尊重,对音乐的热爱,对差异的接纳,以及对生活的谦卑,展现了一个聪慧,努力刻苦,而又卓尔不群的形象。
Rebecca其实也有过迷茫的时刻。但这些迷茫,就像当初的英语能力,模糊的院校定位,升学的压力,最终都会被一封心仪院校的offer化解,她对学校一直以来的信任,不为外在的声音所扰的态度,也让她始终走在一条层次丰富,多元而明朗的路上。
拿到大学offer,代表着从0到1的故事讲完了,未来四年,Rebecca要书写的,是故事的第二章。展望大学生活,她希望能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入探索,积累更多研究经验,通过研究、实践或教育改善人们的生活。同时,她也追求个人的幸福与成长,在助人为乐中实现自我价值。

成长中获取的一切,如生物学庞大的体系像植物一样在Rebecca的生命里扩张。小提琴、乒乓球、管弦乐团的活动、老师们的鼓励、惠灵顿杭州校区每一个友善的面孔、温暖的记忆,都继续生长在这个自由自在的春天。
被问及最希望保持的自我特质时,Rebecca说:
“我想那应该是努力。天赋是先天馈赠,而努力是后天可控的变量,能真正改变人生轨迹。”
这是一个真诚地向他人敞开,娓娓道来自己成长经历的女孩,满怀热忱地有着看似不切实际想改变世界的梦想,但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,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:有一天,她真的会做到。
一定会的。
教师寄语

亲爱的Rebecca,
与你共同分享音乐之旅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乐趣,你的奉献精神与才华不断地激励着我。你赋予旋律生命的方式不仅展现了你的艺术精神,还创造了一种与周围人产生深刻共鸣的情感联系。在你前行的道路上,我真心希望你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他们会欣赏并培养你独特的天赋,丰富你在音乐中的体验。
我热切期待着我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再次相聚的那一天,从师生关系转变为尊敬的朋友与合作伙伴——那将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时刻,我们可以一起创作和分享音乐,庆祝塑造我们的旅程。在那之前,愿你的旅程充满发现和满足,愿你所演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反映出定义你对艺术的激情与承诺。
Choonmon Lee
音乐教研组长
相关资讯


